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前沿

专家学者深入研讨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与立法

发布时间:2019-12-06 09:09信息来源:字体大小: 打印

  中国社会报    2019年12月4日

  社会救助是“兜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基本制度,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实现全面小康、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与立法”——第六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日前在上海举行。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保障学会联合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社会救助分会承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华东师范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协办。与会专家学者及各界嘉宾围绕新时代社会救助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改进的方向和具体的措施,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代表表示,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并对社会救助提出新要求和全国人大推进社会救助立法的大背景下,学术界有责任加强社会救助的制度理论研究,为社会救助立法做出应有贡献。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指出,此次会议的主题既是对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一个理论回应,也是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一个具体体现。今后,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将落实好四中全会提出的三大要求:一是坚持和巩固社会救助基础性、兜底性的制度保障功能定位,明确其应救尽救的目标定位和政府负责到底的责任定位;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进一步完善与发展资源的分配和运行机制的专业化建设,牢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三是加快推动社会救助立法,站在国家的角度、文明的角度、人民利益的角度,推出一部高质量、符合常识的社会救助法。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杰秀从理念、体制、内容和方式四个方面介绍了我国社会救助现代化的发展情况,提出在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要求下,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用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来构建社会救助现代化的制度支撑,用信息技术来构建社会救助现代化的科技支撑,用服务救助来构建社会救助现代化的服务支撑。

  南开大学教授关信平梳理了我国社会救助事业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要改革贫困标准和认定机制,根据治理目标和需要提高救助水平,扩大救助服务内容;推动社会救助与就业等其他制度的衔接,进一步优化社会救助管理,建立更具包容性的社会救助制度。

  南京大学教授林闽钢回顾了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的进程以及近年来社会救助的研究情况,总结了在社会救助立法中已达成的共识和仍存在的分歧,并提出对于这些分歧可以实行按需施保和充分利用大数据构建信息平台实施智慧救助的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仁耀深入分析了新时代如何重新认识贫困以及如何构建防范社会贫困的长效机制,认为应该从医疗、教育、照护和住房四个分类中构建长效机制,解决相对贫困问题。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林义分析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面临的挑战,提出将社会救助治理能力建设纳入顶层设计框架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策框架、发挥社会救助制度新观念引领制度创新的作 用、实施社会救助系统人员能力提升计划、总结各地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实践创新经验及在社会救助制度中引入大数据等六条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雄以云南省福贡县的调研为例,提出在深度贫困地区的个体和家庭更依赖于社区,因此更要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左停以安徽省岳西县为例,提出要更加关注困难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和权利、强化国家扶贫助老的第一责任,提升老年人福利水平等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唐钧梳理了我国在反贫困事业上取得的成就,以及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关于国家社会保护底限的建议书》提出的中国反贫困系统中构建社会服务和社会转移两个体系。指出社会服务包括医疗救助、社会救助和社会津贴,社会转移包括卫生健康服务、社会组织服务、金融社工服务。

  本次会议还设置了社会救助的综合改革、社会救助法治化进程、儿童社会救助、老年人等其他特殊群体救助、社会救助与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基本生活救助和专项社会救助、慈善救助与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服务与经办、信息技术与社会救助9个平行分论坛。

  (本文由网站编辑摘自相关网站,未经改动,不代表本站观点。)

附件下载:

内容纠错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