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报
“干杯!新年快乐!”“新年快乐哟!”2月4日除夕,在一片欢腾的拜年声中,广东省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和孩子们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除夕团年饭,这一“传统”自2003年中心成立时起延续至今。
孩子们辗转来到中心这个温暖有爱的大家庭后,得到了“亲情式救助”,还接受了“类学校”教育。餐桌上温情暖暖,有年长的孩子为年幼的小朋友夹菜,有的孩子贴在中心社工姐姐耳边说着悄悄话。孩子们都笑了,而笑容背后还藏着他们最深切的期盼——将来某一年的团年饭可以与自己的父母一起吃。
辛苦采购新鲜食材
孩子们吃出家的味道
作为大家庭的一家之主,自2013年起任职中心主任的黄锦清每年春节值班都把自己排在除夕这天,陪孩子吃一顿团年饭。“他们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过年是最重要的节日,吃冰鲜肉不好,我希望孩子们能吃出家的味道。”
2月4日,凌晨5点天还未亮,中心工作人员便驱车到距离中心100多公里外的博罗县石坝村农场,向农户收购预订的25只活鸡。而当天凌晨3点从博罗县杨村运来的20斤新鲜猪肉、30斤新鲜青菜也在天亮前送到石坝村农场。
8时30分,满载新鲜食材的汽车一返回中心,大伙就开始忙活起来。厨房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边,中心中层以上干部齐上阵,准备好烧开的水和水盆,杀鸡拔毛并清洗干净;另一边,传来“哗哗哗”“蹭蹭蹭”的声音,炊事员忙着洗菜、切菜、备佐料,把抹上精盐、姜蓉的鸡腿放入大蒸炉,把切丁的番茄和搅匀的蛋汁倒进锅里翻炒……不知不觉,团年饭烹制完成,一盘盘热腾腾的盐焗鸡腿、冬菇胡萝卜丝蒸鸡、番茄炒鸡蛋、蒜蓉炒菜心、胡萝卜玉米汤从厨房端出,饭菜香飘满整个操场。
团年饭桌诉衷情
孩子们开心迎新年
工作人员在厨房忙着准备团年饭时,在操场的孩子们帮忙摆好桌椅、放好水果。经过两天精心布置,操场和宿舍楼四周贴满了孩子们亲手写的“福”字,挂起红灯笼、红彩带,到处都是浓浓的年味。而在洗衣房,“因为小孩子长得快,衣服也小得快。”护工阿姨正忙着为孩子们张罗合适码数的新衣服。
11时30分,穿上新衣服、新鞋子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在工作人员的陪伴下,津津有味地吃着为他们精心准备的除夕大餐。
更让孩子们激动的是,2016年离开中心到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妙玲、小芳和小睿相约回来。“这里就是我的家,是养育我长大的地方,过年肯定要回来的。”妙玲一脸兴奋地说。妙玲14岁来到中心,一直没找到她的亲人。2016年,中心启动首批“圆梦计划”,将她和其他5名长期留在中心的孩子送到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如今,她即将毕业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饭桌上,妙玲帮忙照顾其他孩子,最后还依依不舍地和曾经同宿舍的孩子紧紧拥抱、拍照留念。
“孩子们,过年喽,新年快乐!”在欢腾热闹的气氛中,黄锦清和副主任赵昌新给每个孩子送上压岁钱和新年祝福。“跟往年相比,今年吃团年饭的孩子们少了许多。”黄锦清对此感到欣喜,“广东省民政厅在2018年部署开展‘寻亲返乡’专项行动,中心通过反复询问查找线索、实地走访、DNA比对等方式,积极链接‘南方+’等媒体,成功帮助滞留中心1年以上的20多位小朋友找到了亲人。”
不舍对孩子们的感情
热爱工作也在代代传承
温馨的团年饭在一片热闹的祝福声中结束,孩子们回到宿舍后,雀跃地畅谈着新年愿望。“我喜欢摄影。”“我想读服装设计专业。”“我想当一名舞蹈老师。”“我希望快点办好户口出去工作赚钱。”……中心专业社工80后的陈智瑜是孩子们的“助理家长”,在房间里倾听孩子们的想法,为大家加油鼓劲。
陈智瑜放弃在广州的工作机会来到相对偏僻的中心工作已是第10个年头,一直陪伴和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这里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原来的家庭,滞留在中心。作为一名社工,需要陪伴他们,给他们抚慰和关爱,帮助他们认识自我、重塑自信、增强人际沟通能力,最终回归社会。”陈智瑜为受助儿童提供个案管理、小组活动、志愿者管理、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等专业服务,累计为416名流浪少儿提供个案服务。和孩子们在一起,让她感到无比快乐:“有多少工作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份工作最大的成就就是陪伴孩子们成长,见证他们的进步。”
对工作的热爱也在代代传承。2011年担任中心生活老师的李晓斌今年在中心度过了第6个春节。他是一名90后,刚当上父亲的他心里牵挂着老婆和生病的宝宝,但因为职责,从除夕到年初二他都留在中心值班。在李晓斌看来,“生活老师的角色就相当于家长,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对待孩子们需要加倍耐心和细心,有些孩子不懂表达自我,需要仔细观察,了解他们的性格和习惯,回应他们的需求。”
除社工和生活老师,中心还有教务科老师、救助科老师、后勤人员。16年来,中心通过开展“亲情式救助”、“类学校”教育、为流浪未成年人定制职业教育“圆梦计划”等方式,帮助3000多名流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本文由网站编辑摘自相关网站,未经改动,不代表本站观点。)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