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 深圳特区报
日前,民政部召开全国流浪乞讨人员寻亲工作暨2019年救助和托养机构“开放日”活动媒体通气会,要求切实做好滞留人员寻亲返乡工作,提高寻亲成功率。走丢或被拐卖时还是稚子,经历一生中面部变化最为剧烈的青少年期还能找回吗?深圳腾讯、北京百度公司等应用的人脸识别(AI)等新技术新手段给出了答案和希望。
2019年4月,在四川省武胜县沿口镇开酒铺的桂宏正夫妇接到警方通报,他们走丢近10年的儿子“小耗子”确认被找到了。两人喜极而泣,抱头痛哭。时间回溯到2009年6月12日,桂宏正夫妇发现3岁的儿子不见了,四下寻找仍无踪影。警方此后查明,包括“小耗子”在内的10名儿童被拐卖到了广东,但全国打拐DNA信息库比对没有结果,仅凭夫妇俩提供的一张儿时照片调查访问、模拟画像、网络公告也没有突破。
转机出现在2017年12月,公安部刑侦局将深圳腾讯公司优图实验室的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推介给了四川警方。优图团队利用大数据模型对警方提供的海量资料进行比对,与被拐儿童最相似者被缩小到了5人,继而再进行线下DNA检测。最终,“小耗子”在离散10年后成功跨省寻亲回家。
腾讯守护者计划的安全专家介绍,对0-18岁的人脸成长变化进行模拟建模,生成大量可供学习的人脸样本,然后采用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来学习这些人脸在成长过程中的复杂变化。经过近半年成千上万次的模型训练,这一算法模型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儿童提供了又一条高效路径。目前,腾讯还在不断优化技术,挑战更大的年龄跨度,将寻亲准确率提高到99.8%以上,找到了离散时间更久的孩子。“QQ全城助力”接入优图技术后已累计成功寻亲600多人。当年在四川先后被拐卖的10名孩子通过该技术已经找回7人,而这些孩子离散前都不到3岁,有的父母只能提供1张满月照。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记者从深圳市民政局获悉,市、区两级3个救助管理站通过互联网寻亲、DNA比对、人脸识别等新技术新手段,2018年共为603名流浪乞讨受助人员成功寻亲。民政部推介了深圳的有关经验和做法。
据了解,随着科技手段更多地应用,我国寻亲渠道正进一步拓宽,寻亲手段进一步强化,寻亲成功率进一步提高:民政部启用全国救助寻亲网,依托这一覆盖全国、实时更新、互联互通的滞留受助人员寻亲平台,3年多累计发送滞留人员信息95941人次,寻亲成功47209人次。与今日头条开展公益寻亲合作项目,借助精准地域推送技术,累计发布寻亲信息36889人次,成功寻亲7456人次。与腾讯、百度等合作在救助管理机构推广人脸识别技术,一年来共进行201198次人脸识别,实现6493次走失人员比对成功。截至2019年5月底,全国共有长期滞留人员34805人,同比减少近30%,每年可节约财政支出10多亿元。
(本文由网站编辑摘自相关媒体,未经改动,不代表本站观点。)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