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让生命在自然中延续 > 活动回顾

“海上行人欲断魂”,花瓣与骨灰作伴,深圳生态殡葬接受度提高

发布时间:2019-03-27 17:35信息来源:字体大小: 打印

  南方+

  “你们想往哪里游就往哪里游吧”,参加过八届海葬仪式的深圳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高敏向大海喊道,“祝你们第二段旅程快乐无忧。”

  3月26日,在盐田港海域片区,深圳市第41次海葬正在进行。据悉,由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文明办、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深圳市殡管所承办的海葬活动将持续两天,同期举行的还有吉田园第13次树葬活动。

  本次参与海葬的骨灰共有178具,包括在深圳市报名参与撒海的骨灰144具、红十字会无偿捐献的遗体骨灰7具和来自贵阳市的骨灰27具。由于海葬报名人数较多,承办方安排了两天时间组织四条船用于海葬活动,其中26日分配三条船出海。

  此次参加海葬总数和本市户籍参加的数量均有大幅提高,其中,海葬骨灰总数比去年增长了27.8%,其中本市户籍的有60具,占总数的41.7%;参与树葬的骨灰有58具,其中本市户籍的有26具,占总数的44.8%。

  海葬与树葬均属于生态安葬,其中海葬时亲属将逝者骨灰以花瓣为伴撒向大海,完全不占用土地;树葬则是将遗体骨灰深埋于树下。2018年10月1日,深圳市出台《深圳市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办法》,其中规定:逝者为深圳市户籍的,骨灰海葬奖励金为每具骨灰3000元;其他节地生态安葬奖励金为按每具骨灰1000元。

  “深圳在殡葬方面的意识相对比较开放,跟内陆城市相比也有进行生态葬的先天优势,深圳政府也为有此想法的市民提供了渠道。”徐先生通过媒体得知了生态葬的方式,在和家人商量后一致决定将父亲以树葬的方式进行纪念。“毕竟尘归尘、土归土,”徐先生表示一家人对此看得很开,都不喜欢大操大办,“这边有蓝天阳光、有绿树,一点也不阴阴沉沉的多好,我也给儿子说我以后也要这样。”

  深圳市殡葬管理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人选择生态殡葬方式。“大家的观念有所转变”,班女士家里曾有亲戚水葬,因此家人容易接受海葬的方式:“感觉在这么好的环境海葬我们做儿女的也很安心。”这次她同妹妹们一起将父母以海葬的方式合葬,母亲此前已将户口迁到深圳,“父母不管有没有深圳户口全程都不用交费,只是有户口会收到补贴。”

  深圳大学医学院教师王军此次带领学生们通过海葬方式告别用于科研及教学的遗体捐献者们,“深圳大学医学部与深圳市红十字会联合,今年已经是第四个年头通过海葬的方式安葬透彻生死的遗体捐赠者,这种模式在全国高校中做出了一定的影响力。”王军老师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们铭记医学生涯中的“第一个病人”并拥有美和善的循环。

  为树立现代殡葬理念,推行科学、文明、环保的殡葬方式,倡导“绿色殡葬”,深圳市民政局近年来已组织群众累计将36859具骨灰撒进大海,树葬593具骨灰,为深圳市节约了大量的殡葬用地,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