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梦·守护丨张青: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发布时间:2024-10-10 17:13

【字体大小:

  图片13.png

  张青,中共党员,深圳社工督导、中级社工师、国家心理咨询师、历奇辅导师。龙岗区青睐青少年发展中心未保督导、龙岗区未成年人保护社工人才工作室骨干人才、龙岗区未成年人保护应急救助队队长。

  张青在基层开展儿童青少年服务社会工作服务11年,成功开发及实施基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服务、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儿童青少年历奇、青少年生涯规划、法治教育、学生欺凌预防等社工服务项目。

  张青基于基层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的实践经验,撰写的《党建引领的背景下社会工作在助推基层儿童保护工作发展》的实践案例获得“全国社会工作党建创新案例一等奖”;在开展基层困境儿童个案处置的同时积极总结提炼,参与并撰写的《跨越千里的爱 帮扶“黑户娃”落实监护——多方协同助力监护缺失困境女童重获新生》案例获得“深圳市儿童关爱服务十佳案例”。

  机缘巧合,走上儿童社工道路儿童社工道路

  张青毕业后的第一个社工服务岗位是在龙华的城中村开展来深建设者家庭关爱服务,这让张青第一次知道了深圳的“城中村”,更加真实地了解到城中村中居住着的深漂孩子。就这样,张青开始了扎根社区开展社会工作服务。2016年,张青开始将自己的服务领域聚焦到未成年人保护和青少年发展议题,多次与儿童主任开展困境儿童个案处置行动,关注困境儿童在社区的真实需求,参与到生命危机救助、开展城中村儿童安全保护等服务,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价值开展服务。

  在这十余年间,张青在不同角色要求中成长的同时也更加坚定社工这一职业。谈及她的日常工作内容,她这样娓娓道来:在现在的机构中自己已经习惯要结合工作要求切换角色身份,从而更好地投入工作中。作为一名儿童保护的项目社工,积极致力于从事儿童保护服务领域的研究和深耕,让服务更加有规划和成效。在项目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督导和参与包括流动儿童家庭心理健康服务项目、青少年危机干预服务项目、城中村未成年人保护服务项目等多个儿童关爱服务项目的策划和实施。作为一名基层儿童服务社工,与小伙伴们梳理辖区困境儿童情况,进行入户走访,摸排可能存在困境的儿童,及时跟街道做好沟通和风险管理。作为一名服务督导,在支持小伙伴一起开展困境儿童个案研讨,寻找“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个案计划外,也需要及时给予小伙伴学习和成长的督导支持,便于更加专业地参与每一次个案行动。

图片14.png

  张青(左三)带领儿童参与家庭保护议题原型设计

  坚持不懈,搭建稳定有效的“青睐倾听服务热线”

  做儿童青少年服务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的应急事件。2017年,青睐机构就开通一条24小时倾听服务热线,为龙岗区、坪山区范围内的未成年人服务提供专项服务。在这条热线的背后,是由包括张青在内的青睐社工组建的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团队。该团队由社工师、心理咨询师,或有未成年人服务经验的工作人员组成。

  半夜11点半、凌晨5点,常有热线电话响起。“您好,这里是青睐生命安全热线,请问有什么需要吗”——作为首批热线接听员,这是张青常讲的开场白。凌晨正在休息的时候听到电话响起,张青也会犹豫要不要接。但是想到每一条热线的背后也许是一个无助寻求希望的信号,所以还是坚持下来了”。这也是“青睐倾听服务热线”能够使一些无助的人选择的原因之一。

图片15.png

  青睐倾听服务热线0755-84099070

  青睐机构的总干事翁欢琪也会常说:“有很多孩子或弱势群体在面对困境时,因各种原因没有求助渠道,倾听热线的开通给了他们一个倾诉、求助或纾解的渠道。在我们接听的电话里,有时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却有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发生悲剧。有了热线服务人员的心理疏导,很多时候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除此之外,张青还参与过青少年生命危机干预个案,和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联动学校在第一时间为求助的孩子给予线下救助行动。

  多方联动,服务流动儿童、困境儿童

  谈到儿童社工工作历程中难忘的救助经历。张青向我们分享了一个流动困境儿童个案。

  在一次社区流动儿童摸排时,张青和同事遇到了一名流动困境儿童。张青第一次到该儿童家里的时候,发现该儿童家里光线非常暗,家具都非常破,没有整洁的写字桌,甚至没有一张可以写作业的餐桌;没有温暖干净的小床,只能和爷爷奶奶挤在一起睡觉……家里的家具有些是邻居弃用而捡回来的。该儿童家里的客厅摆满了很多手工半成品,孩子的爸爸妈妈均为残障人士,家庭唯一的收入是年近70岁的爷爷奶奶做手工的收入。而他们从每件手工品上只能赚取几块钱、几分钱。

  张青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介入后,整合儿童关爱的政社企资源,从给予物质层面关爱延伸到关注该家庭在精神文化层面的正向引导。根据不同的需求,实施精准服务,为困境儿童提供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一是跟市未保中心和妇联一起联合进行安全空间改造行动,包括全屋用电隐患改造,和为孩子提供学习书桌。特别感动的是,孩子的奶奶还发信息告诉社区工作人员,因为有了新书桌,孩子不用佝偻着背坐在小板凳上写作业,早上5点就起来读书了。

  二是通过张青和工作人员的行动,街道和社区也将该儿童纳入困境儿童关爱对象,定期开展关爱慰问,让他们在深圳这个陌生城市有了家的归属感。

  三是张青和工作人员通过区联动共建中心与市未保的个案管理系统进行整合,通过个案服务系统为该家庭提供专属的儿童服务关爱菜单。


图片16.png

  张青(右一)开展儿童学习关爱服务

  在工作中张青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流动困一起为一个被遗弃的困境女童开展监护评估和社会背景调查,跨越广东深圳-四川-贵州等地实地走访收集信息,访谈女童父母的家庭以及当地儿童主任、派出所等,最后形成的评估报告为她的长期监护提供参考依据。

  在这过程中,张青表示,她和参与的未保工作人员也得到了很多支持。

  一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后,越来越多的政府职能部门将未保工作作为他们日常工作的重点工作,从而更好地横向推动部门政策资源联动;

  二是协同儿童主任开展工作,儿童主任作为基层儿童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发现社区存在困境儿童侵害案件时能够及时参与行动;

  三是专业未保社会力量的加入,比如我所在的龙岗区在2023年成立了龙岗区未成年人保护社工工作室,通过“高校专家+资深儿童社工”的综合力量在基层的参与和加入,在处理类似困境儿童保护个案时有更多的解决路径。

  感悟

  做儿童工作虽然不易,但是在工作中也常获得一些支持,使张青和同事们能够坚定的走下去。

  一是新未保法修订发布后,从国家层面上,为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强化了基层儿童工作的队伍,不管是从强制报告的执行,还是家庭监护以及关爱照顾都提供了重要的人员保障。

  二是获得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未保服务体系的支持。从整体规划部署,到精准关爱服务的立体化的专业服务体系。在这样的支持下,青睐机构也受委托成立了区级的未成年人保护社工人才工作室,整合全区未保社工专业力量,联动儿童主任在基层夯实儿童关爱服务工作。

图片17.png

图片18.png

  张青会同同事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救助服务专题培训

  收获

  我非常喜欢我的工作,作为一名儿童社工,我也在日常工作中持续关注儿童青少年服务,尤其是困弱儿童群体的服务需求,从而不断推动我在专业服务中去找到自己脚踏实地的坚持。

  在过往的服务中,我看到一个部门/行业为民生建设从“0-1”去尝试和探索,推动基层治理做出的改变;也看到一批组织培育社工人才队伍的良苦用心,创造更多专业平台,使社工们可以有多样的思维和领域去尝试;同时,看到一群人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弱势群体提供最用心的服务……作为一名儿童社会工作者,这也是一种专业坚持吧,在复杂的工作中守住助人的初心,坚守专业的使命。

  同时,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更是要在基层社会服务环境土壤中去找到属于自己的专业价值使命,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相信改变的力量,相信微光处处,只要心中有光,阳光总会照到“阴影”中孩子。

  张青(左三)主持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活动

  工作小贴士

  首先,保持对自我专业赋能。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领域,在不同的工作环境土壤中去找到专业价值。儿童保护工作从来不说一蹴而就,困境儿童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复杂多变的。在这个过程中,对儿童工作者的能力有较高要求,因此不间断地学习和实践是对自我能力一次更好的提升和考验。有效的实践,更是能让我们在处理同类型困境儿童个案时,有更加精准的服务行动,减少对他们再次受伤害的可能。

  其次,加强对外联结与合作。联动不同的组织和力量共同搭建服务平台,发展社群力量,更积极地搭建困境儿童安全保护服务的共创平台,产生更多的可能性,激发更多保护困境儿童的力量。联结跨界力量,共享公益资源,探索共创路径,呵护每一位困境儿童向阳生长,让每一位困境儿童共享“深圳蓝”!

图片20.png

  张青(左三)联动未成年人保护爱心商家践行儿童关爱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