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政局关于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总结

发布时间:2024-11-05 11:38

信息来源:深圳市民政局
【字体大小:

发布时间:2024-11-05 11:38

信息来源:深圳市民政局
【字体大小:

  一、关于办理建议的基本情况

  市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会议期间,我局共收到市人大建议42件,其中主办、承办、分办23件,汇办19件。23件主承分办件均已获得领衔代表“满意”评价;19件汇办建议均已按时回复主办单位。为提高人大建议办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我局多措并举,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形成了“办理工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办公室牵头抓总,各部门负责人具体承办”的责任体系,确保每项任务都有明确的责任人,狠抓办理的效率和质量。为进一步加强与人大代表的沟通联系,我局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通过电话沟通、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在沟通中增进理解,达成共识并解决问题,确保办理工作顺利进行。此外,为推动高效落实,我局以人大建议办理工作为重要抓手,将代表关注的民政热点问题与正在开展的政策创制工作结合起来,充分汲取建议智慧,对于人大代表就市民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提出的有质量、有深度的意见建议,我局均充分予以吸纳,进一步推动我市民政事业创新发展。今年以来,我市民政领域制订的《深圳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深圳市关于促进和规范利用既有房屋改造为养老服务设施试点工作指引》《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 进一步加强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关爱帮扶的工作方案》等,以及正在起草、推动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慈善事业促进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殡葬管理条例(修订)》等,都与充分吸纳人大建议的智慧密不可分。

  二、关于采纳建议和将建议转化成实际工作措施的情况

  今年办理的23件主承分办建议中,纳入并转化成我局实际工作措施的有18件,代表建议内容涵盖养老服务、社会工作、社区治理、社会组织、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我局积极采纳代表们的建议,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事业产业双轮驱动,持续完善民政事业政策制度,打造更多可感可知的品牌项目,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倾心关爱“一老一小”,不断提升民政服务能力,凝聚更多社会组织、慈善资源、市场力量服务民政民生事业,为深圳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作出应有贡献。

  三、关于办理结果类型列为“B类”的建议列表

  我局共有3件人大建议答复类型为B类(主办1件,分办2件),我局将继续跟进落实建议办理情况,列表如下:

办理类别案号公开情况案由
主办20240562主动公开关于加快推进老年社会监护服务中心相关立法及建设工作的建议
分办20240252主动公开关于提升青年人群结婚率促进人口增长的建议
分办20240675主动公开关于进一步完善婚恋支持体系推动婚育产业发展的建议

  四、关于“承诺的事项因客观条件发生较大变化,致使承诺事项不能落实或者需要调整实施,向市人大代表解释和说明情况”的情况

  无。

  五、关于办理建议的典型案例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养老服务领域。近年来,养老服务工作持续得到了多位人大代表的关心关注,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构建养老机构综合监管机制的建议》(第20240542号)、《关于进一步扩大深港跨境养老服务合作的建议》(第20240337号)、《关于将喘息服务作为失能、半失能老人常态化服务的建议》(第20240579号)、《关于建立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第20240114号)、《关于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第20240261号)、《关于支持运用信托机制开展普惠养老服务信托的政策建议》(第20240919号)、《关于加快推动“一老一小”服务场所一体化融合建设的建议》(第20240886号)等建议,我局与代表们充分沟通,积极吸纳相关建议。一是加强养老服务顶层设计。出台《深圳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工作方案》《深圳市关于促进和规范利用既有房屋改造为养老服务设施试点工作指引》《深圳市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管理办法》等政策,落实《长者服务中心(站、点)建设规范(DB4403/T398-2023)》,发布《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控制规范(DB4403/T494-2024)》。结合我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关要求,加快制定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二是完善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体系。推动出台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按照国家标准落实养老用地规划。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工作,加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信息共享和功能达标审查。指导各区通过购买、租赁等方式逐步补齐已建成居住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市已建成2099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加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10分钟居家社区养老生活圈,同时全市新增星级养老机构5家,养老床位647张,长者服务中心(站)25家,街道长者服务中心覆盖率77%,老龄化社区长者站覆盖率65%。三是积极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以深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为契机,制定《深圳市2024年智能居家适老化改造消费提升专项活动实施方案》,聚焦智能化居家适老化产品,开展全市智能居家适老化改造消费提升专项活动,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及家庭进行线下消费的资助。指导各区落实家庭护老者培训任务计划,做好方案设计、委托实施等工作,已累计完成家庭护老者培训6199人次。稳步开展长者助餐服务,助餐补贴惠及逾20万老年人。加强特困老人的关爱探访,已动态覆盖近3600名独居、空巢、经济困难等特殊困难老年人。

  (二)儿童福利领域。儿童福利领域工作也得到了多位代表的关心关注。黄振辉等代表在《关于加强未成年保护的建议》(第20240268号)中就当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监护困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我局认真研究,积极吸纳相关建议。一是做好摸底排查和关爱帮扶。联合多部门深入组织开展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摸底排查,搭建流动儿童数据库,加强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为制定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政策措施、实施关爱保护服务、加强资源整合提供依据。加强部门协助联动,完善困境儿童动态管理机制,落实分级分色跟踪管理,形成关爱服务工作合力。二是着力提升困境儿童生活保障水平。经市政府同意,印发《深圳市民政局 深圳市财政局关于调整2024年深圳市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的通知》,将孤儿最低养育标准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从每人每月2540元调增至2560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照执行,保障标准居全省前列。三是推进儿童福利领域标准化建设。发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指南》《未成年人临时监护工作规范》2项地方标准,加强对基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指导。四是提升儿童工作队伍服务水平。组织开展2024年深圳市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培训,聚焦困境儿童保护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设计系列课程,以专家授课+小组督导形式累计培训近1000人次。组织参加广东省首届儿童主任实务技能大赛(初赛),取得个人一等奖、团体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五是优化“深圳市未成年人保护个案系统”功能,正式启用移动端,打造集接报、评估、处置、帮扶为一体的标准化、信息化处置流程,辅助精准识别高风险个案、落实保护性措施,提前介入1495条高风险个案,发布127条指导意见,累计妥善处置未成年人保护个案201宗。六是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服务。成立儿童关爱服务组织支持中心,持续培育、孵化儿童关爱服务类社会组织和项目,精准对接儿童福利与保护需求,投入资金155.39万元支持17个优质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在基层落地。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