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政局2008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09-02-10 00:00

信息来源:深圳市民政局
【字体大小:

发布时间:2009-02-10 00:00

信息来源:深圳市民政局
【字体大小:
  2008年,是艰辛而难忘的一年。重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民政工作任务空前繁重、责任空前重大、作用空前突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民政工作者迎难而上,积极应对,经受住考验,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五大突破
   
  1.赈灾募捐创历史纪录。全年募集社会捐款14.1亿元,其中,抗震救灾13.75亿元,仅市、区慈善会就募集10.6亿元,居全国城市慈善会之冠。同时,还募集捐赠物资750万件(箱),价值2.2亿元。在2008年中华慈善大会上,我市共有21个企业、个人和项目获奖,成为全国获奖最多的城市,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去年,我市召开了首届慈善大会,颁发了《关于加快我市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设立“鹏城慈善奖”、“慈善日”和“社会慈善捐赠月”,营造了慈善氛围,规范了慈善行为,慈善事业进入了快车道。
   
  2.社会组织登记体制有新突破。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我市社会组织的意见》,创新了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工商经济类、社会福利类和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实行民政部门单一登记体制,社区社会组织实行登记和备案双轨制。同时,在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公共财政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以及社会组织党建,行业协会商会评估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成功主办了社会组织专题国际研讨会。我市社会组织在体制机制,尤其是行业协会民间化和发挥作用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分别被民政部和广东省民政厅列为全国和全省社会组织改革创新综合观察点。社会组织总量比上年增长10.1%,达3343家。
   
  3.社工制度成为全国创新的典型。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社会工作的“1+7”文件,稳步开展社工试点。现有社工机构27家,社工620名,专业服务于民政、残联、司法、教育、社区等八个领域,并在甘肃地震灾区设立“深圳社会工作站”,社工作用逐步显现。协助中组部和民政部开办了两期地级领导干部社会工作专题培训班,举办了全国首届“社会工作国际论坛”,以“政府主导,民间运作”为基本特征的深圳社工制度受到广泛肯定,被民政部在全国广泛推广,我市也因此而被民政部称为社会工作的创新城市。
   
  4.双拥共建实现“满堂红”。连续第四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连续第六次成为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同时,全市六个行政区全部被命名省“双拥模范区”,成为全省唯一的双拥满堂红城市。
   
  5.居委会直选率大幅上升。顺利完成第五届居委会换届工作,全面推行居委会直接选举,直选率从上一届的47%提升为92.82%,其中盐田区、光明新区实现100%直选,非深圳户籍居民当选的比例显著上升,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
   
  二、全面发展
   
  1.社区建设有新成效。颁发了《加强我市社区服务的意见》,完成“固本强基”社区建设投资计划,全年立项180个,市一级下达投资约2亿元。共有123个社区被命名为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有119个社区申报市“六好”平安和谐社区。
   
  2.为老服务系列推进。围绕为老服务推出系列项目,“居家养老”项目资助17700多名老人购买服务,“老有所乐”项目资助1689个老年文体项目,“老有所学”项目资助187所社区老年学校,“结对关爱”项目资助2337对老人结对帮扶,“临终关怀”项目资助1334名临终老人。
   
  3.社会救助有新制度。启动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探索跨部门协调社会救助工作。颁发了《深圳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建立低保标准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的调整机制,低保标准从361元提高至415元,增幅达15%。全年支出低保金4513万元,对14214个低保对象实行救助性保障。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8377人次,其中流浪未成年人2897人次。
   
  4.社会福利有新举措。新设4家民办福利机构,尝试委托民办福利机构养育孤残儿童,南山、宝安、龙岗区福利中心被评为省一级社会福利机构。
   
  5.优抚安置有新进展。全面完成年度接收安置军休干部和退役士兵工作,承办“战舰与城市”论坛暨深圳舰首次访问深圳活动。建设了优抚数据库,完成认定参战涉核退役人员工作并全部及时足额发放抚恤补助金,烈士陵园配套项目进展顺利。
   
  6.区划管理有新动作。加强行政区划管理,实施行政区域界线委托管理制度,开展平安和谐边界创建活动,建立边界管理应急机制。进行深圳—东莞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出版发行深圳市、区行政区划图。
   
  7.婚姻收养有新服务。完善婚姻登记预约服务系统,加强婚姻登记信息化管理。8月8日奥运会开幕当天办理婚姻登记1169对,创下我市婚姻登记单日之最,全年婚姻登记合格率100%。协调解决光明新区历史遗留的居民非法收养弃婴问题。
   
  8.殡葬管理有新气象。推行绿色殡葬和网上拜祭,建设“绿茵园”免费树葬区和“无尽的爱”网络拜祭系统,继续推行骨灰撒海,倡导文明丧葬新风。做好2008年清明节首次成为国家法定假日的维稳工作,共接待约57万人次祭扫,秩序井然。
   
  9.福彩销售再创佳绩。福利彩票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7.24%,达14.375亿,与全国第三大福彩销售城市基本持平,占深圳彩票市场份额的63%,筹措公益金5.03亿元。
   
  10.自身建设有新成绩。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编写辅助读本《你身边有我——社会组织自述》。举办民政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会、民政讲坛和民政业务交流研讨会。制定《深圳市民政局工作规则》,规范内部管理。加强培训,共培训干部、社工和社区工作人员2000多人次。推进局直属机关党委公推直选工作,工会、妇女、共青团、党廉建设、信息、宣传、信访、维稳综治、计生和民政设施建设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11.各区民政亮点纷呈。福田区大力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社区设施提前两年达到市级规划标准,并率先成立区级民间组织管理局。罗湖区在每个街道办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形成居家养老服务新格局。盐田区全面推行社区“三会制度”和居民代表大会制度,解决了社区工作多头检查考核的问题。南山区加强慈善网络建设,在8个街道办事处设立慈善联络站,98个社区工作站建立慈善接收点。宝安区殡仪服务实现去市场化,实施低保分类施保和对低保边缘家庭专项救助,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龙岗区加大政府购买社工、居家养老等服务力度。光明新区积极协调解决了81名历史遗留的弃婴收养问题,等等。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