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救助管理站联合多部门开展室内应急避难场所灾时救助服务培训暨演练活动
发布时间:2019-03-19 14:34
打印
发布时间:2019-03-19 14:34
打印
为提升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检验应急救助机制、优化应急救助流程,2019年3月14日下午,在市民政局指导下,市救助管理站联合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在站内7号楼一楼开展了以自然灾害室内应急避难场所灾时救助服务为主题的演练活动。
市民政局许桂东副处长,市救助管理站谢晓副站长、杨明峰副站长,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福田支公司总经理,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张卓华秘书长,福田区政协汤靓虹委员,国家注册审核员谯茜老师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为本项目及演练活动提供专业指导以及现场点评。
演练开始前,市社协项目组主任陈火星就项目概况、项目执行标准、项目成效及演练流程等内容对站内参演人员进行了培训。培训结束后,现场人员根据指挥协调组、人员安置组、后勤保障组、社会服务组、医务组、群众演员的角色分工进行小组讨论,熟悉推演词与演练场景。
下午4时,演练正式开始。演练以“山竹”台风为背景,共分四个阶段,由杨明峰副站长担任现场总指挥员,统筹全部应急救助工作。在准备开放阶段,杨明峰副站长召集各组组长召开应急救助紧急会议,部署应急救助工作,要求各组互相配合、确保避难工作顺利进行;在正式开放阶段,人员登记、入住安置、物资发放、伤员救治、情绪疏导等工作有序开展;在安全撤离阶段,工作人员引导避难人员有序撤离;在功能恢复阶段,各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进行垃圾清理及场所恢复,便于下次使用。
演练活动结束后,各工作小组组长分别就此次演练活动进行总结和分享。专家就项目及演练活动进行了现场点评,肯定了市救助管理站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地方宽敞明亮,工作人员饱含工作热情,富有爱心,各服务设施基本完善。同时,专家们也对避难场所的细节化设计提出了建议,希望结合灾情、险情的具体情况与避险人员的需求提供更贴心、更人性化的服务。
本次演练活动的顺利开展充分检验了市救助管理站应对极端天气应急救助的工作机制;同时,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为市救助管理站进一步优化相关服务流程,提高救助工作效率提供了改进方向。
1.人员登记岗工作人员为避险的工人办理登记
2.指挥协调组看望避险群众
3.参演人员分享经验
(图/文 市救助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