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支出7.75亿元做公益!421家深圳基金会有了自己的行业组织

发布时间:2019-05-31 17:19

信息来源:深圳市民政局
【字体大小:

发布时间:2019-05-31 17:19

信息来源:深圳市民政局
【字体大小:

  5月31日     读特

  5月30日下午,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召开深圳市基金会管理工作会议。深圳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市社会组织党委书记、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凌冲出席会议并讲话。

  基金会,有别于商业投资的“基金”,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依法依规成立和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2009年,民政部授权深圳开展基金会登记管理试点,拉开了深圳市基金会登记管理工作的序幕。

  会议总结回顾了10年来深圳基金会发展情况并指出,在民政部、广东省民政厅的关心指导下,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推动支持下,10年来,深圳市的基金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改善民生、传播文明、服务社会、贡献国家中担当作为,成为深圳社会组织新的增长点,成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新生力量。

  目前,深圳市的基金会已形成六大特点:

  数量快速增长。10年时间里,深圳基金会在数量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年增长率稳居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在深圳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基金会已达367家。加上在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登记注册、住所在深圳的基金会,深圳基金会数量达到421家。

  类型结构不断优化。从类型上看,既有全国、全省性的基金会,也有市级基金会;既有公募基金会,也有非公募基金会;既有资助型、支持型基金会,也有项目执行型基金会。在业务领域上,涵盖了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救灾、助医、助学、环保以及科教文体卫等公益慈善领域的方方面面。

  规模实力逐步壮大。据2017年度报告统计,市级基金会注册原始基金达16.64亿元,平均每家452.29万元,其中注册原始基金过亿的有3家,超过1000万元的达23家。市级基金会资产总额达30.94亿元,平均每家1203.77万元,其中资产过亿的基金会有9家;全年总收入20.57亿元,平均每家800.45万元,其中接受捐赠收入为主要来源,占比84.39%。

  整体质量不断提升。随着基金会内部治理结构逐步完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市级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中,4家基金会获评5A级、4家获评4A级、4家获评3A级、1家获评2A级。19家基金会列入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市级社会组织推荐目录。326家基金会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项目运作更加成熟。我市基金会在公益项目的设计与运作上日趋成熟,形成了一大批具有鲜明特色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品牌项目。比如:壹基金的“海洋天堂计划”“温暖包”,爱阅基金会的“阅芽包”,深圳关爱行动基金会的“燃料行动”,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的“深系澜湄”,等等。据2017年度报告统计,完成年检的257家基金会共开展运作公益项目1018个。

  社会贡献日益突显。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助力深圳关爱之城、慈善之城、志愿者之城建设。据2017年度报告统计,市级基金会总支出14.25亿元,平均每家支出554.51万元,其中公益事业支出7.75亿元;吸纳志愿者13.3万名。助力脱贫攻坚,积极参与“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活动,扶贫公益项目支出4532.7万元。“人人公益”“一元捐”等全民公益理念构成互联网慈善“中国样本”。

  会议强调,深圳要继续先行先试,稳妥推进基金会管理制度改革创新,以10项创新举措优化发展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基金会活力。深圳还将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基金会的领导,发挥党建在基金会政治核心、重大决策、重要业务、大额经费、对外交流、意识形态活动监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构建完善的基金会监管法规政策体系,努力巩固公益慈善的生态根基。

  会上,深圳社会组织研究院院长饶锦兴作深圳基金会发展报告简述。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深圳市红荔慈善基金会、深圳市南山区蛇口社区基金会等5家优秀基金会代表作了典型发言。

  深圳市恒晖儿童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行甲宣读了倡议书。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等15家基金会联合倡议,深圳基金会发起成立自己的行业组织“深圳市基金会发展促进会”。该组织将致力于构建更加优良的基金会行业生态,引领全行业依法依规运营,搭建慈善资产保值增值的具有竞争力的服务平台,为全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学术引领和智库支持,打造中国慈善事业的深圳力量、深圳形象,为落实全国慈善事业和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等国家重点战略作出深圳贡献。

  (本文由网站编辑摘自相关媒体,未经改动,不代表本站观点。)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