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23年流浪汉,深圳帮你回家!
发布时间:2019-08-05 14:19
打印
8月5日 南方网
流浪汉寻亲成功,
直播见证团聚时刻
“回家了,20多年了,你看看,妈妈都老了”……8月4日上午,位于深圳市龙华区的深圳怡宁医院内上演着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失踪23年的四川人黎家尧、失踪13年的江西人何华庆以及失踪1年半的湖北人张伟在龙华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及“让爱回家”寻亲网公益组织志愿者的见证下,顺利与家人团聚。
阔别团聚▲“儿子,爸爸找了你好久”
“除了79岁的母亲,我们一家人都来深圳接大哥回家了。”在见到大哥黎家尧后,黎勇激动万分地说道。来自四川内江的黎家尧,1990年外出打工,1996年向家里寄出最后一封信后便杳无音信。在此后的23年中,黎勇一家没有大哥的任何消息。“因为大哥没有身份证,找寻起来非常不便。这么多年过去,全家都认为大哥已经不在了。”黎勇向记者介绍,直到前几天,从村委那边得到消息,才知道大哥仍然健在,“老母亲高兴得整夜都睡不着觉,我们也觉得这是一个奇迹,因为大哥的户口都被销户了。”
与家人阔别23年的黎家尧对于弟弟妹妹突如其来的拥抱似乎有点不知所措,直到妹妹黎英拿出手机翻出79岁母亲的照片并呼唤着:“20多年了,哥,你快看看,妈妈都老了”,黎家尧才轻轻地点了点头。
当来自江西南昌县的何华庆与两位哥哥站到一起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在感叹:太像了!“我们家中有四兄弟,何华庆是最小的弟弟。”哥哥何国兵介绍,2006年,30岁的弟弟离家到东莞务工,此后再也没有联系上。昨天下午得到消息,他便与另一位兄弟连夜赶来深圳。
“我们一直尝试在寻找,各种方式都用过了仍未找到,家里的父亲知道弟弟找到了,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们尽快把弟弟带回家。”现场,三兄弟团聚后,何华庆顺利认出了自己的两位哥哥。
在家人的鼓励下,他面向镜头对政府以及帮助他们的志愿者表示深深地感谢。
“这位是不是你的亲人?”“是。”“儿子,爸爸找了你好久”……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张伟成功认出了自己的父亲。“一年零七个月,我来来回回找了他3次,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失去联系仅一年多,但每一天对于张伟的父亲张保群来说都度日如年。在问及多久没见儿子时,张保群几乎脱口而出孩子离家的日子。
“逆向”寻亲▲他们成年后走失流浪
“与往常的寻子不同,这一次的被寻亲人都是在成年后离家走失。他们都是在路边无人问津的流浪汉,被我们发现后,在政府的协助下送到医院。” “让爱回家”寻亲网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张世伟向记者详细地介绍了本次寻亲的来龙去脉。
今年5月,受深圳市龙华区民政局邀请,“让爱回家”寻亲网公益组织正式与龙华区民政局合作,通过“政府+公益组织+互联网”的方式,为龙华区无家流浪汉寻找家人。今年7月,他们走进深圳怡宁医院,对该院23名“三无”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信息比对,经过家属身份确认,当月已有3名“流浪汉”顺利与家人团聚。8月1日,他们再次来到怡宁医院,又有3名“流浪汉”被亲人确认,为此,便安排了他们在8月4日与家人团聚。
“通过信息核对、家人认领以及出示相关亲属证明等步骤后,便会让家人将这些‘流浪汉’领回家。”“让爱回家”全国寻亲网公益组织常务副会长段志刚向记者介绍,寻找走失者无疑是大海捞针,但是通过走失者逆向寻找家人,困难或许会少一些,而他们就是通过这样“逆向”寻亲的方式,帮助上千名走失者找到了家。
“不过,对于四川省的黎家尧这样户口已被注销的情况,由于亲属出示不了相关证明,还需要直系亲属进行DNA比对后才可领走。”目前,黎家尧的家人正在通知家中79岁的母亲做DNA信息采集。
宝贝回家寻子网论坛寻家版主@若邻郎认为,随着中国流动社会的到来,大量务工人员向珠三角产业发达的城市群聚集,因为工作挫折、情感失意等种种主客观原因,不少务工者开始陷入一种主动失联的状态,变身为流浪人员。这一人群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大量存在。客观上,公益组织扮演着主动失联者与其家庭的沟通桥梁,帮助打破了前者的心理障碍,迈出了与家人联系的关键一步,而新一代信息技术则大大降低了“认亲”的时间成本。因此,龙华区的“政府+公益组织+互联网”寻人方式,切中了主动失联人群的要害。
(本文由网站编辑摘自相关媒体,未经改动,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