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8年年近古稀老人终在深圳与家人团圆
发布时间:2019-08-09 18:20
打印
8月9日 深圳特区报
离家8年,七夕团圆。7日正值“七夕”,市救助管理站大鹏安置部迎来一场亲情大爱的相聚。一位与家人失联8年、年近古稀的老人刘军文(化名),在安置部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下,终与家人相认。
2011年7月20日,刘军文在街头流浪,被深圳市联合执法大队送往市救助管理站。多方寻亲无果后于2015年送大鹏安置部长期安置。
“那几年东莞的街头贴满了父亲的寻人启事,我几乎动员了所有的朋友帮忙。”在广州工作的儿子说,父亲于2011年6月在东莞走失,因从小患小儿麻痹症,加之后来因为母亲的意外死亡导致精神状态恶化。
大鹏安置部社工尝试了多种方式为其寻亲。刚进入安置部时,老人一言不发无法沟通,只能通过DNA比对、人脸识别助其寻亲,但无法得出其户籍信息。于是工作人员通过与其慢慢相处沟通,搜集甄别其户籍信息,链接“让爱回家”志愿者团队录制视频在疑似户籍地传播,无数次的网络传播均未能助其找到家人。
前几天,社工与刘军文交流时,老人家突然提到“武当山”,社工以此为突破点继续与其沟通,知道其家乡在武当山所属市,确认其户籍信息为“湖北省十堰市”。派出所再次采用人脸识别技术,仍无法得出其准确身份信息。安置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当日第四次推送老人信息,定向为湖北十堰市。次日家属就看见信息来电认亲。
刘军文儿子得知父亲在大鹏安置部后驾车3个多小时来这里,一家7口人一起来接老人回家。亲人们把老人团团围住,用家乡话诉说这些年的思念,在儿媳妇的循循善诱下,小孙子孙女怯生生叫着爷爷。刘军文的家人发现,在大鹏安置部工作人员几年的精心护理下,老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已日趋好转。“七夕有鹊桥,在寻亲工作中,我们努力链接的各种资源,也为相互牵挂却失联的人搭起一座座桥,让他们终得团聚。”安置部部长张文伟说,这个七夕,他们收获了最为珍贵的锦旗和感谢信。
(本文由网站编辑摘自相关媒体,未经改动,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