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中的“民政温度”:深圳“双百”社工坚守一线 24小时温情守护

发布时间:2025-09-25 16:14

信息来源:深圳市民政局
【字体大小:

发布时间:2025-09-25 16:14

信息来源:深圳市民政局
【字体大小:

  时间:2025-09-24来源:深圳新闻网

  9月23日至9月24日,为应对超强台风“桦加沙”的来袭,深圳严阵以待、全力应对。深圳市民政局运用“云巡查”调度系统,采取“线上巡查+线下救助”的模式守护街面安宁。其中线上轮巡111个监控点,自动检测并预警疑似流浪露宿行为;经移动监控AI识别及人工判别后,工作人员将相关线索信息转派至相关负责单位并劝导救助。截至目前,发现的327名流浪乞讨人员已全部完成转移。

  截至目前,全市出动“双百”社工、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社区民政专干等民政力量1500余人次,累计服务独居老人、孤寡老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17139人次。以电话、微信、入户探访等形式提醒台风灾害防御,仔细排查安全隐患,告知居民应对台风的注意事项,并提醒必要时可以协助居民进行转移。

  一份“守护清单” 情暖高龄老人心

  9月23日清晨8点,大鹏街道社工站的“双百”社工提前1小时到岗,手中的“守护清单”清晰标注着辖区340名孤寡、独居、残疾特殊群体的信息。

  “先从高龄独居老人入手,他们更需要贴心照料。”社工团队第一站便来到90岁荷兰籍阿婆家,敲门时发现老人正对着窗外风雨发愁,桌上仅有半杯冷水。社工立即递上八宝粥、饮用水、新鲜蔬菜及沙包袋等应急物资,同时熟练检查家中水电开关,发现手电筒没电、常备药即将见底后,当场记录需求并承诺“下午就把药送过来”。“你们比远在国外的孩子还贴心,有你们在,我心里踏实。”阿婆紧握社工的手,话语里满是感动。

图片1.png

  社工为独居老人测量血压,准备好台风天物资。

  这样的场景在深圳各区同步上演。截至目前,全市235名特殊群体人员已妥善转移安置,其中包括24名机构入住老人、90名社区独居困难老人、63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及49名临时救助儿童,每一次上门探访、每一份应急物资,都让特殊群体在台风天感受到“家”的温暖。

图片2.png

  社工了解独居老人的送餐需求。

图片3.png

  守护“特殊家人” 让流浪人员与宠物不再孤单

  “我不走,我不能丢下这些狗狗!”9月23日上午11点,坪山街道公园角落里,赵女士抱着小黑狗警惕地看着上前的社工,身边15只流浪狗或瑟瑟发抖、或小声呜咽。

  社工小张没有贸然靠近,而是蹲下身轻轻抚摸小黑狗:“它是不是总抢饭吃?我以前也养过一只这样的,特别机灵。”一句话拉近了与赵女士的距离,她慢慢倾诉:“它们都是被遗弃的,我找了好多地方,没人愿意收留我们。”“您做得特别好,每一个生命都该被保护。”小张的认可让赵女士红了眼眶。

  随后1小时,社工多方联络辖区临时安置点,最终找到愿意接收宠物的场所。当赵女士看着狗狗们一个个走进温暖的房间,紧紧握着社工的手连声道谢:“谢谢你们,没有丢下我们。”此次台风防御期间,深圳民政采用“线上云巡查+线下救助”模式,线上轮巡111个监控点,通过AI识别与人工判别发现4条流浪人员线索,累计转移安置327名流浪乞讨人员,其中163人进入救助管理机构、126人入住临时庇护点,35人购票返乡或投靠亲友,3人得到医院救治,让每一位流浪人员在风雨中都能找到“避风港”。

图片4.png

  社工前往独居长者家中排查台风来临房屋安全与粮食储备情况等。

  (本文由网站编辑摘自相关媒体,未经改动,不代表本站观点。)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