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
“长者服务点, 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发布时间:2025-02-26 16:05

信息来源:深圳市民政局
【字体大小:

发布时间:2025-02-26 16:05

信息来源:深圳市民政局
【字体大小:

  时间:2025-02-25来源:晶报

  小区长者服务点为老人们举办集体生日会。

图片3.png

  小区长者服务点的专业康复理疗服务。

  上午在小区长者服务点接受专业康复治疗师的理疗服务、与老友们在健康麻将桌上切磋技艺;午后小憩醒来,来到小区多功能活动室吹葫芦丝、写书法、做手工……这是卢阿姨退休之后的每天日常。作为南山区蛇口街道海怡湾畔的“元老级”住户,91岁的卢阿姨退休后就随儿子来到深圳,在深生活的二十多年间,不仅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温暖图景中享受着自己规律而充实的银龄时光,更亲身见证了深圳养老服务体系从雏形到成熟的蜕变历程。

  打通幸福养老的“最后一百米”

  记者沿着海怡湾畔小区绿荫小径缓步而行,不出百米便抵达小区长者服务点。尚未踏入服务点,便已听到里面长者们爽朗的笑声、悠扬的琴声。原来是李阿姨又赢了一局麻将,“我们规定每局赢了的都要绕着小区走两圈才能回来,这就是我们的健康麻将。”说罢李阿姨便起身去散步了。来到活动室,江阿姨正在认真地练习吹奏葫芦丝,除此以外,记者还看到挂满墙壁的各种书画作品和活动照片,这些都默默地记录着小区长者们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花样绽放的银龄风采。

  “服务点就像我的第二个家,这里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除了每天贴心的嘘寒问暖,更会想尽法子给我们安排各种精彩的活动。”刚刚做完理疗的卢阿姨告诉记者。她回忆道,春天来的时候服务点工作人员带他们去海边赏花,每逢过节有各种庆祝表演活动,定期组织长者生日会、义诊、义剪、足浴等活动……卢阿姨虽然已年过九旬,仍能如数家珍般聊起在小区长者服务站经历的各种“甜甜”的时光。

  与卢阿姨不同,作为小区活力长者代表的周叔叔,既是各项活动的参与者、见证者,更是组织者、服务者。他每天上午都要参加小区内的太极晨练活动,中午在小区服务点领取长者助餐服务配送的营养午餐,平时闲暇时候可以参加长者服务站点组织的各种活动。在享受幸福养老生活的同时,周叔叔作为小区为老服务志愿队队长,也会积极参与到对小区长者的各种探访慰问、康乐活动以及健康促进活动中。“我虽然退休了,但没想让自己闲下来,希望能在各种志愿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和生活的乐趣,也想把这种幸福养老的氛围和快乐传递给更多的老朋友们。”周叔叔如是说。

  “我们小区大概有400名60岁以上长者,属于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小区,除了给活力老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场所,小区物业和服务点工作人员们也会每月上门慰问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失智长者们,为他们提供上门康复服务、送餐服务、关怀慰问等,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在深圳养老的温暖和幸福。”蛇口街道深圳湾社区党委副书记、鸿威海怡湾畔小区党支部书记阮湘雄这样说道。

  深圳已建成“四级养老服务网络”

  据悉,目前蛇口街道已建成1个街道级长者服务中心、9个社区长者服务站、12个小区长者服务点,实现老龄化社区100%覆盖,还完成25张示范性医养结合床位建设,同时建成39个养老服务驿站,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并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提供支持。

  蛇口街道的养老服务探索成果斐然,作为深圳养老事业发展的生动缩影,更映射出深圳这座城市在养老领域的卓越实践。如今,深圳已成功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将温暖与关怀融入每一位长者的生活日常。

  记者从深圳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2024年12月底,深圳全市建成街道长者服务中心68家,街道覆盖率从2022年的14%提高到85%;社区长者服务站(含日间照料中心)256家,老龄化社区覆盖率从2022年40%提高到80%;试点家庭养老床位769张,长者饭堂及助餐点266家,养老服务驿站2099个。至2025年底,深圳将实现街道长者服务中心覆盖率100%,老龄化社区长者服务站覆盖率100%。

  当前,深圳已初步搭建起“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随着网络的成功搭建,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有机整合,在全市范围内构建起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老年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涵盖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丰富多元的养老服务,真正实现便利又贴心的“家门口”养老。

  (本文由网站编辑摘自相关媒体,未经改动,不代表本站观点。)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