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市民朋友们、网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深圳市民政局“在线访谈”节目,本期节目主题是“深化民政领域改革”。今天来到直播间的嘉宾有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文清,市民政局政策法规处长罗思颖,以及嘉宾杜先生、丁先生。我是主持人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陈敬平。
主持人 首先有请陈文清副局长跟大家打个招呼,作个互动。
陈文清 大家好,感谢市民朋友们、网友们一直以来对我们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并围绕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作出全面部署。
陈文清 本期“在线访谈”聚焦民政领域改革跟大家交流互动,欢迎各位市民朋友、网友建言献策,共同为我们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主持人 下面有请陈文清副局长介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特别是民政领域所作出的改革部署。
陈文清 各位市民朋友、网友们,上午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从党和国家事业改革发展全局出发,部署了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健全保障儿童合法权益制度、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等各项民政领域的改革任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大老年人和各类特殊困难群体的深切关怀,为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增进广大民政服务对象福祉提供了根本遵循。
主持人 下面进入嘉宾和网友提问环节。请问杜先生就民政领域改革有什么关心关注的问题?
杜先生 我了解,民政部门的工作职责就是保基本、兜底线、暖民心、防风险、促发展。我所关注的问题是市民政部门将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的相关工作?
主持人 这个问题请陈局回答。
陈文清 我们要把落实《决定》部署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有机统一起来,与省委、市委的工作要求紧密衔接起来,形成全方位、系统化、深层次推进改革的生动局面,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一方面要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与“双区建设”重要使命结合起来,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战略部署,牢牢把握前海、河套重大战略平台发展机遇,放到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战略任务之中谋划,创造性推进民政领域改革创新工作。
另一方面要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与增进民生福祉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谋划和推进改革,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入,在弱有众扶、老有颐养、社会组织助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持续用力,着力解决民生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增强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持人 好的,感谢陈局回答。请问丁先生有什么问题吗?
丁先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想,我市的老年朋友们都很关注我市在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方面将有什么样举措?
主持人 这个问题请罗处回答。
罗思颖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们民政部门将推出系列举措,推进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
一是着力构建供需匹配、梯度衔接、公平高效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推动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愿改尽改”。拓展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好用好管好居家养老服务驿站,深化社会化、市场化长者助餐模式,推进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改革,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和家庭病床“两床融合”试点。建立健全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体系,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依托智慧化、信息化手段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机制。
二是着力发展银发经济。推进建设“深圳市银发经济虚拟产业园”、各区实体分园。鼓励各区建立龙头企业培育孵化机制,形成重点培育企业“白名单”。打造老年人专属综合性电商平台及线下商超。培育中老年旅游新业态,发展康养旅游和旅居养老。支持开发建设一体化的养老社区设施、持续照护社区和康养公寓。
主持人 本期节目还有许多热心网友留言提问。比如,网友林先生提出,我市公益慈善领域将有什么具体改革发展举措?
罗思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我们将推进系列改革发展举措:
一是加快推动慈善事业立法,完善我市公益慈善体制机制。
二是举办深圳公益慈善项目大赛,支持99公益日创新发展,健全“鹏城慈善项目库”,培育优质慈善项目(慈善信托),动员引导更多慈善社会力量服务国家战略、城市发展和民生福祉。
三是聚焦公开透明、阳光慈善,扎实开展“智慧民政”慈善信息项目建设。
四是建立健全慈善领域专业人才信息库,探索推动慈善人才的行业认定,充分动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协同推进鹏城慈善人才培养。
主持人 网民“濛濛”提问,我市社会救助领域将有哪些具体举措?
罗思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我们将推进系列举措:
一是统筹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群团组织等各方服务力量和服务资源,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联动,切实增强社会救助工作合力。
二是整合救助资源,以增加服务供给,为低保对象等低收入人口提供差异化暖心救助项目,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救助模式转变。
三是支持有条件的慈善组织设立专项基金、建立慈善信托、打造品牌项目。健全鹏城慈善项目库,优化慈善资源供需对接机制,实现慈善资源和救助需求精准对接。
四是建设智慧慈善系统,建强打通深圳市居民家庭经济状态核对平台、综合救助平台、智慧慈善平台,强化数据归集共享、模型算法和大数据分析,为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主持人 网民“快乐青蛙”提问,我市社会组织领域将有什么具体举措?
罗思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健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我们将推出以下举措:
一是加强社会组织政策法规建设。
二是搭建党政机关与行业协会商会沟通交流平台,建立行业协会商会问题诉求反映与办理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协商民主。
三是围绕全市“20+8”产业发展布局,会同产业集群牵头部门加快构建“一集群一协会”体系,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第三推动力”作用。
四是加强社会组织内部法人治理、建立健全社会组织退出机制,强化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诚信自律、充满活力的社会组织发展新格局。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在线访谈到此结束。再次感谢陈文清副局长、罗思颖处长以及嘉宾杜先生、丁先生参加本次的在线访谈,也感谢市民朋友的支持和关注。今天的在线访谈到此结束,谢谢!
附件:
3.嘉宾:杜先生
4.嘉宾:丁先生
5.主持人
6.在线访谈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