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社工 社会工作的目标 来源: 深圳市社工网 发布时间: 2023-06-26
       摘自《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国社会工作出版社)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形成的职业活动。虽然各国政府与民间组织推动、发展社会工作的出发点有一些差异,但是社会工作还是有其共同的目标。以下从服务对象、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来说明社会工作的目标。
       一、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1.解救危难
  危难是指因社会或个人原因,个体的身体受到严重损伤、基本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削弱,致使其自身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以至生命遭遇危机的状态。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当人的生命受到威胁、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危害时,社会有责任去帮助他们解除危机,帮助他们生存下来、生活下去。在这方面,社会工作负有职业上的责任。危难涉及的是人的正常生活乃至基本生存问题,面对这种境况,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就是寻找资源,支持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危难。社会工作者在解救危难中的角色是多方面的:在受助者生命处于危机时,社会工作者要施以援手为其提供物质支持,包括衣、食、住条件;同时,社会工作者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对处于危难的人给予心理支持。在中外历史上,社会工作者救人于危难之中的活动十分普遍,从救护战场伤员到救援受灾群众、难民,社会工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代社会,救人于危难的任务依然存在。例如,某些极度贫困者,因经济破产、家庭关系破裂而精神崩溃者,有自杀倾向者及吸毒成瘾者等都可能陷入危险境地而不能自拔,需要他人救援。社会工作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这些人走出生命危机状态。
  2.缓解困难
  人类所遇到的困难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把困难视为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但尚未达到危及生命的状况。每个社会成员都会遇到诸多困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生就是不断克服困难、继续前行的过程。人们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会遇到不同的困难。有些困难是一般性的,是人们在人生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常常由当事人及其家庭、亲友自行解决。但是,也有一些困难比较严重,由于当事人应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别人帮助才能解决。它们既包括物质方面的困难,也包括精神方面、个人与社会环境关系方面遇到的困难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一般需要政府、工作单位、非营利组织(其中包括社会工作机构)来帮助。因为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性及其对受助者的尊重、保密等承诺,所以它在解决有关个人困境,特别是人们不希望他人知晓的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社会工作在帮助青少年走出迷恋电子网络困境、协助解决家庭问题、帮助单亲家庭走出困境、促进就业困难者就业、帮助老年人适应退休及老年生活等方面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缓解压力、克服困难,恢复其正常生活。
       3.激发潜能

  社会工作尊重人,认为人是有潜能的,并把充分挖掘个人潜能、解决个人生活困难、增进个人幸福当作工作目标。潜能是指人们所具有的、尚未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工作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而这一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和帮助来促进其潜能的发挥。社会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发现和激发人的潜能,使服务对象在得到帮助的同时也增加自己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以更好地面对困难、走出困境、面对生活。

       4.促进发展

  人类发展理论指出,随着人的成长和变化,人们总在试图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这种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使个人和社会都能更好地发挥功能。当一个人或一个群体遇到困难时,社会工作者施以援手,通过增加知识、学习技能等方式使个人得到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比如,小组工作中的成长小组就是以成员发展为目标的,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辅导也是帮助其发展。在现代社会,增加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个人克服不利因素的能力、提高个人与社会协调的能力都在发展之列。可以说,帮助个人、社会群体乃至社区更好地发展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目标。
  二、社会层面的目标
  社会工作不仅要对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和群体进行服务,而且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社会工作在社会层面的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及推动社会进步等。
  1.解决社会问题
  人们对社会问题的理解有两种:社会学认为,社会问题是指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遇到某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而需要改变的社会状况。它强调了该问题较大的影响范围和对人们正常生活较深程度的不利影响。当某一个问题影响面比较大而且对人们正常生活的影响比较严重时就会成为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是指那些非纯生理性的问题,即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这样的社会问题就是社会性问题,包括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等各种原因而在个人、群体那里产生的困难。社会问题不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与人们的希望相违背的现象,而且与人们对它的认定有关。社会问题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现象,它是人们不希望看到的、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有危害的社会现象。
  社会工作是因为社会上存在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出现的,没有社会问题就不需要社会工作。因此,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就是要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秉持专业价值观,用自己的专业方法介入社会生活,就是要解决个人、家庭、社区方面的问题,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身功能,修复社会的机制,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相信社会问题的产生有个体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社会方面的原因,如社会资源有限、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社会制度不健全、制度运行扭曲等。因此,社会工作者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既要增强服务对象的能力,也要解决社会制度安排方面的问题。解决了社会问题,消除了不利因素和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增加了人们的社会福利。
  2.促进社会公正
  社会公正也称社会正义,是指一个社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在经济、政治等资源分配方面所具有的正当性状态。公正包括机会公正、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等内容。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追求和实现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目标,也是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
  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社会公正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其主要表现为社会在财富分配上两极分化严重,有些人合法的政治权利被侵害等。在经济、政治方面,合法权利受到伤害的基本上是困难群体,他们被排斥、被边缘化,从而生活于困境之中。大量困难群体的存在是社会不公正的表现,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和社会就是要消除严重的不公正现象,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给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平等的、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
  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念之一就是追求社会公正。社会工作者认为,不论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如何,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人们应该公平地享受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果。为了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工作者从多个方面介入社会生活,对不公正现象进行干预,包括: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不公正制度的改变,为困难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制度保障。
  三、文化层面的目标
  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该群体成员共享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其他制度安排。文化指导着人们的行为,调节着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维护着社会共同体的生活。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进形成相互关怀的社会文化。
  1.弘扬人道主义
  在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利己主义不断膨胀,共同体意识受到伤害,一些弱者的生活处于困境之中,这不符合人类的理想。社会工作竭诚为困难群体服务的精神和行动可以帮助困难群体解决问题,同时也是向社会宣传和倡导一种互助和助人精神,弘扬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是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它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主张人格平等、互相尊重,后来演变和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在当代社会,极端利己主义侵蚀着人们相互关怀的意识,社会关系冷漠,这不是健康社会所应具有的。对此,社会工作者应以人为本、不为私利、提倡相互关怀、扶助弱小,体现和弘扬当代人道主义精神,这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所要求的。
  2.促进社会团结
  社会团结是相对于社会疏离、社会排斥而言的。在社会学中,社会团结是指建立在不同社会分工模式上的人们之间的连带方式。在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领域,社会团结被认为是人们之间因为利益和价值相关而形成的相互亲和、相互包容、协商共事、共同发展的状态。这个概念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指人们所期望的社会状态。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迅速变化和物质利益竞争明确化,一方面社会上出现严重的个人私利化现象,个人为了自己获利而不顾甚至伤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另一方面社会呈现原子化状态,人们之间联系变少,共同体意识变弱,人们之间相互隔离。这些都不符合人类的本质和人们的社会理想。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专业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士脱离困境,帮助边缘群体回归主流社会;通过连接人们之间的关系,发展社会支持网络;通过组织互利活动,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合作;通过共同活动、共享价值,促进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这些都有利于促进社会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