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深圳市民政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300007542195T/2024-00007 分类:
发布机构: 深圳市民政局 成文日期: 2024-01-05
名称: 深圳市民政局关于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提案办理工作的总结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1-05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深圳市民政局关于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提案办理工作的总结

发布日期:2024-01-05  浏览次数:-

  一、办理基本情况

  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期间,我局共接收并办理提案35件,其中:主办、承办、分办共13件,会办件22件。截至目前,我局已按时完成全部提案签收及答复工作,13件主承分办提案均得到委员的满意答复。

  (一)完善工作机制。形成了“办理工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负责,办公室牵头抓总,各部门负责人具体承办”的工作机制,狠抓办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加强沟通协调。我局进一步增强与委员的沟通工作,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通过电话沟通、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在沟通中增进理解,达成共识并解决问题。促进沟通、增进理解,确保办理工作顺利进行。

  (三)推动高效落实。以提案办理工作为重要抓手,将委员关注的民政热点问题与正在开展的政策创制工作结合起来,充分汲取建议智慧,能够落实的,马上落实;条件不够成熟、未能马上落实的,加强研究。不少委员就市民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很多有内涵、有质量、有深度、颇具前瞻性的意见建议,我局均充分予以吸纳,推动我市民政事业创新发展。今年以来,我市民政领域制订的《深圳市深入推进老有颐养“907”幸福康养惠民工程 健全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行动方案(2023-2025年)》《深圳市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补贴试行办法》《深圳市开展“0570”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施办法(试行)》《深圳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暂行办法》《深圳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办法的通知》《深圳市民政局关于开展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工作的通知》等,以及正在起草、推动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慈善事业促进条例》《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促进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殡葬管理条例(修订)》《关于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发挥作用 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都与充分吸纳提案的智慧密不可分。

  二、典型案例

  (一)《关于大力发展科技养老产业、推动深圳建设智慧养老示范城市的提案》《关于我市大力发展老年人居家行动安全预防与控制体系的提案》《关于加快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的提案》《关于建立社区养老赋能中心,完善智慧养老体系建设的提案》《关于加强智慧养老体系建设,推广老年人照顾智能服务的提案》等提案持续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就我市养老产业规划、智慧养老、适老化改造、社区社区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对我市养老服务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见。我局与委员们充分沟通,积极吸纳相关建议,围绕“老有颐养”民生幸福标杆定位,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加强顶层设计,研制健全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3年行动方案、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等政策文件。优化适老化改造工作,出台《深圳市开展“0570”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施办法(试行)》,将居家适老化改造资助范围扩大至60岁以上失能户籍老人和7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家庭,年内将完成1万户家庭改造。健全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制度,面向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开展探访关爱服务,对特殊困难老人、重点探访对象每月分别至少开展1次、2次探访关爱。强化从业人员薪酬保障,出台《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补贴管理试行办法》,对符合要求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给予最高15000元的一次性入职补贴和每月100至800元不等的岗位补贴,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养老服务行业并长期稳定从业。特别是,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动深圳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由市政府指导、市局组织、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支持、深夜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于9月15日-17日成功举办,本届展会以“智慧科技聚鹏城,老有颐养圳幸福”为主题,致力打造国际一流、独具特色的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和深圳又一张闪亮的“银色经济名片”,力争成为“亚洲智慧养老第一展”。展会设立智慧养老招商引资展区、产品展区、服务展区、科普展区四大展区,举办14场论坛活动,汇聚全球约200家展商,带来超过1000款智慧养老产品和技术,观展人数5.6万人次,促成意向成交及投融资额超7亿元。

  (二)《关于加强公益慈善人才队伍建设,助力民生幸福标杆城市建设的提案》等提案,对我市公益慈善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局充分吸纳委员的意见建议。近年来,我市高等院校积极探索开设慈善管理专业特色项目,如深圳大学于2015年6月依托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设立“公益创新专才班”教育项目,截至目前,九届益才班累计招录270余位学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公益人才培养模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院下设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广东省一流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今年以来,我局分管负责同志率队先后参访调研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我市高等院校及职业院校,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就设立公益慈善专业方向达成共识。2015年9月,由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深圳市慈善会、深圳市企业联合会联合发起的深圳社会组织研究院正式成立,意味着深圳社会组织拥有了自己的高层次研究及人才培育平台。2015年6月,在市民政局和市教育局指导下,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院由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和深圳市慈善会共同发起成立,经过多年的沉淀与发展,该院已成为国内诸多专业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课题研究、社会治理项目实践创新的实施单位。在此基础上,今年以来,我局与深圳大学就共建公益慈善研究院与公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达成共识。下一步,我局将联合深圳大学,积极推进公益慈善研究院与基地的建设工作,系统构建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益慈善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和体系。

  (三)《关于发挥深圳战新产业链式发展优势,推动20+8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等提案提出,要发挥优质商协会作用,助推“20+8”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步伐。2023年,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力扶持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研制《关于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发挥作用 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服务重点产业布局、搭建产业发展平台等十项措施,梳理全市各单位扶持商协会政策清单和挂点联系服务清单,正进一步修改完善。全面调研1179家商协会,收集的意见建议由市委主题教育办、市委督查室分办督办。市领导直接挂点联系服务72家重点商协会,将商协会纳入“深i企”平台服务范围,并组建微信交流群,及时回应解决问题诉求。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深化社会组织领域改革发挥社会组织作用,落细落实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措施,完善行业协会商会诉求受理、问题分拨、督办落实、反馈处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支持行业协会商会更大更好发挥作用的政策措施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