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高速发展,数字应用快速崛起,年轻人在网上乘风破浪,老年人却因为不会用、不敢用,扫码难、办事难,只能望屏兴叹。我市有近百万常住老年人,他们曾是城市发展的主力军,年迈后却成为信息世界的陌生人。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努力破除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中面临的老年客户“数字鸿沟”问题,持续优化老年客群金融服务质效,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深圳银保监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智志助老e站”示范点建设的通知》,向我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出如下倡议。
一、提升服务意识,树立敬老爱老理念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助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倡议各银行机构深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为老之事,建立健全老年客群服务管理机制,坚持制度与温情并重,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增强员工服务老年客户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做实做细为老年客户服务的各项工作。积极挖掘、推广为老服务典型案例,为老年群体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暖心的优质金融服务。
二、优化服务体验,推广网点适老改造
家家都有老,人人都会老。当前,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已列入健康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十四五”专项规划中,成为提升城市人文环境的共同行动。倡议各银行机构积极打造适老化服务环境和服务流程,在出入口设置无障碍通道、在大堂设置长者优享专区,充分考量老年人特殊需求,提供轮椅、放大镜、医疗急救箱等常用物品,加强服务人员急救能力培训和运用,打造设施齐备、功能完善、信息通畅、体验舒适的环境。推动银行自助机、门户网站、移动应用的适老化改造,开发大字体、简易化的操作系统,提供“关怀模式”“长辈模式”的服务应用,方便老年人自行办理业务。
三、消除数字鸿沟,开展志愿助老行动
尊重老年人在“快时代”背景下保留“慢速度”的权利,就是尊重未来的我们。鼓励发动银行网点工作人员担任为老服务志愿者。鼓励银行大堂每天安排一名为老服务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引导和人工帮扶。开展老年人信息化培训志愿活动,帮助老年人学习掌握手机银行、个人网银等移动金融客户端的使用流程,助力老年人融入智慧生活。针对老年人风险偏好相对保守、理财需求趋于稳健的特点,开展符合老年人需求的金融知识宣传培训,让老年客户感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守护合法权益,加大为老政策宣传
帮助老年人便捷地获取为老服务政策,避免被非正规渠道的不实信息欺骗,是对老年人合法权益最好的守护。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高频需求,在长者优享专区等显著位置摆放为老服务政策宣传资料,定期播放宣传视频、张贴公益广告,丰富老年人政策获取渠道,增加网点对老年客群的吸引力。加大对非法集资、电信诈骗、养老骗局等市场高发、频发的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教育,帮助老年客户提高风险识别能力,保障老年客户财产安全。鼓励创造更多为老服务的银政互联场景,让银行网点成为政务服务的延伸载体,为老政策与金融反诈宣传的新阵地。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们倡议深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行动起来,做有温度的金融服务者、助老服务的志愿践行者、尊老敬老风尚的弘扬者,让全市老年人与数字金融时代“e起行”,为深圳建设民生幸福标杆城市贡献银行业的一份力量。
深圳市民政局
2022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