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前沿

多位省政协委员就养老问题积极建言 低龄长者可助老 老人需扩社交圈

发布时间:2020-01-15 14:32信息来源:字体大小: 打印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0年01月15日

  养老是未来每个人都要面临的事情。如何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就居家养老、智慧养老、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携手解决养老问题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打造共融共建居家社区养老生态圈

  在省政协委员蔡秀芬眼里,探索发展社会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关键。她建议,通过政府采购、购买服务等形式培育、扶持发展非营利性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等专业化社会组织,积极推动专业化社会组织下沉社区积极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大力发展养老志愿者服务,挖掘和鼓励社区低龄老人、青少年、在职干部职工等从事为老服务的义工活动,鼓励辖区内企业员工加入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五。她特别提出,探索实行“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制度,志愿者服务时间可用于本人或其父母异地接受养老服务。

  如何打造共融共建居家社区养老生态圈,探索有效方式推动建设老年人安享天年的温暖家园?蔡秀芬认为,要发挥街道、居委会在组织、管理、服务协调和监督中的角色作用,推动其协调老年人与周边组织等建立连接,组织利用各种资源,引领多元化居家养老服务有序开展。

  具体而言,就是依托社区物业管理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建设符合老年人活动需求的社区基础设施,提供场所保障。积极将健康低龄老年人、社区闲散居民发展成志愿者,加强社区居民互动,推动形成互帮互助生态圈,营造社区和谐温暖的大家庭氛围。配备专业社工力量,探索以兴趣小组活动等方式,建立社区老年人社交圈,帮助解决老年人精神孤独等多层次养老问题。

  发展智慧养老提供特色养老项目

  省政协委员李力强指出,要制定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社会养老机构管理细则,编制完善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标准化指南,推行行业规范和质量标准,对养老机构的服务流程、服务标准进行严格要求。加大对养老服务中安全、服务、价格等监管力度,引进第三方进行考核评判,定期进行考核。

  同时,大力发展智慧养老,提供特色养老项目,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开发养老服务应用平台,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在养老信息化管理方面形成特色。“我们还可以探索社会资本进入开发中医特色养老、养老度假地产、养老特色小镇、康养旅居等多种养老项目,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需求。”李力强说。

  设立大湾区养老服务合作基金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携手解决湾区养老问题,省政协委员陈丹丹建议,创新养老服务业的合作模式,从政府主体发展为多方主体参与合作的共建共享模式;创新社保制度与养老服务资源的合作模式,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养老信息大数据共享平台;建立专门的大湾区养老服务业合作协调专项小组,加速推动三地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方面的资质互任、资料共享。

  “香港的养老服务业资质水平与国际接轨,可以让香港牵头,三地政府共同制定通行湾区的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资格评价标准,解决三地之间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相互流动交流障碍。”陈丹丹说,三地还可以成立专门的湾区管理机构,引入民间资本进入,设立大湾区养老服务合作基金,用来投资建设完备的养老服务业机构,也可以用来开发相关的高技术产品,培育强大的湾区养老服务业。

  (本文由网站编辑摘自相关网站,未经改动,不代表本站观点。)

附件下载:

内容纠错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