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媒体关注

用爱用心托起明天的希望 深圳着力推进儿童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0-06-01 15:02信息来源:字体大小: 打印

  深圳特区报      2020年06月01日

1-1.png

  市福利中心组织孩子到篮球场开展活动。

1-2.png

  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的孩子们在画画。

  孤儿最低养育标准再次上调,标准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实现各区全覆盖;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儿童关爱服务网络不断健全……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深圳市民政局着力推进儿童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儿童福利保障工作体制机制,孤儿、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在生活、医疗、康复、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的分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日趋完善,儿童福利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儿童生活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又涨啦!为切实保障我市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从2020年1月1日起深圳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最低养育标准再次调整,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和社会散居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最低养育标准统一为2299元/人/月,位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惠及全市约840名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我市民政部门积极推动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创新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套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保障制度化、具有深圳特色的困境儿童保障体系。”深圳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市民政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顶层设计,坚持主动作为,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先后联合各相关职能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困境儿童保障工作体系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困境儿童“合力监护 相伴成长”专项关爱行动的通知》,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合力。

  记者了解到,我市全面落实孤儿及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建立起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使孤儿最低养育标准随经济社会发展每两年调整一次,并根据省民政厅最新要求,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养育标准参照我市散居孤儿养育标准执行。此前,深圳集中供养孤儿的最低养育标准为平均2090元/人/月,社会分散居住孤儿的最低养育标准为1265元/人/月,社会分散居住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最低养育标准为1012元/人/月,此次调整,将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以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最低养育标准统一为2299元/人/月,将有效地保障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的基本生活和儿童福利专项工作经费。与此同时,根据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补贴制度,新增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残重病儿童、父母一方重残重病的儿童等两类户籍困境儿童,参照我市孤儿最低养育标准一定比例,每月由政府发放基本生活费。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实现全覆盖

  “为切实加强困境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助力深圳打造基层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先行示范区和全面建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制,我们将开展深圳市首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创建活动。”该负责人介绍,主要是由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将联合相关街道办事处,依托街道儿童督导员、社区儿童主任等儿童工作者队伍,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突出家庭走访、信息更新、强制报告、政策链接、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及家庭教育等重点工作。

  记者了解到,我市切实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坚持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全覆盖的原则,全市10个区(新区)在2019年12月2日前先后挂牌建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其中,宝安区开展未保中心试点工作成效显著,依托救助管理站设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各项硬件功能设施齐全,工作机制体系建设日趋完备。市、区两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履行辖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相关工作职责,对遭受监护侵害、暂时无人监护等的未成年人承担临时监护责任,达到每一名需要救助的困境儿童能及时得到有效救助的目标。

  与此同时,我市加强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建设,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构建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儿童关爱服务网络,目前,全市74个街道均配有一名从事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儿童督导员,810个社区均配备有一名从事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儿童主任。同时,按照“分层级、多样化、可操作、全覆盖”要求,组织基层儿童工作队伍每年至少一次培训,实现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培训全覆盖。

  市民政局扎实做好民政兜底监护工作,通过儿童福利机构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接收安置服刑人员或强制戒毒未成年子女、无法查明法定监护人、受监护侵害等困境未成年人,建立兜底监护救助机制。开展儿童养育摸底排查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活动,对全市孤儿及困境儿童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孤儿及困境儿童档案。多部门联合全面摸清全市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女童数据与情况、监护人状况、家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开展结对关爱帮扶服务。

  “明天计划”守护“折翼天使”安康

  2019年9月份,1岁的小新威在市儿童医院顺利完成“室间隔缺损修补+房间隔缺损修补+动脉导管结扎术”手术治疗,目前恢复良好。小新威作为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收养的儿童,能得到免费的及时医治,得益于国家民政部为残疾孤儿实施的一项医疗救助行动——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简称“明天计划”)。深圳市民政局于2004年启动“明天计划”,在福利彩票公益金的资助下,联合为具有手术适应症的0-18周岁和年满18周岁后仍在校就读的孤儿实施手术矫治和康复。14年来,越来越多的残疾孤儿实现了手术矫正和术后康复,或得到国内外家庭收养,或通过培训、就业等渠道回归社会。

  “我们组织各福利中心对新入院儿童均进行入院体检,并开展脑瘫儿童筛查工作,对有就医需求的孤儿及时送医救治,对具有康复价值儿童入住我市脑瘫康复示范基地进行康复治疗。”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积极落实“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2019年我市“明天计划”累计投入福利彩票公益金超164万元,免费救治了46名残疾儿童,实施了119例手术治疗和康复矫治,为714名残疾儿童体检,逐步形成以院内日常保健、就近医院分诊、市三甲医院重疾救治的三级医疗儿童保障体系,确保所有患儿医疗救治及时、有效,做到应治即治。

  教育医疗住房等分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

  “据统计,近3年来,全市累计344名孤残儿童实现了家庭寄养,110名孤残儿童进入‘模拟家庭’”,近200名孤儿被国外家庭收养。”记者了解到,我市切实开展困境儿童关爱帮扶工作,儿童福利机构针对智力障碍、脑瘫、视障、言语障碍等不同程度的缺陷儿童,考虑爱心家长专业服务水平欠缺的现状,不再适用家庭寄养模式,采取“模拟家庭”的院内照顾模式,既弥补了儿童的亲情缺失,又整合了福利机构的专业力量。

  目前,我市基本建立了“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2019年度,市区两级福利机构中心共399名学生接受教育及职训。

  我市推动建立成年孤儿安置制度,对福利机构成年孤儿社会化安置提供住房、就业培训、户籍等保障。目前,市区两级福利中心共有31名成年孤儿直接拎包入住龙悦居公租房,3名成年孤儿参军,12名成年孤儿已组建家庭。

  鼓励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推进儿童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市民政局积极鼓励和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儿童关爱服务工作,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培育儿童服务类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

  记者了解到,市民政局将举办专场“市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大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困境儿童“精准帮扶”,加强民政部门对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的引领和培育,打造一批具有专业性和影响力的儿童服务类项目示范品牌,形成家庭、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合力。

  在儿童关爱服务中,社会工作者是一支重要的服务力量。在街道、社区、学校、医院、福利院、救助站等场所,深圳社工为亲子家庭、学龄儿童、深港跨境学童、流动儿童、孤残儿童、流浪儿童等群体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关系促进、兴趣培养、四点半课堂、跨境交流、安全防范教育、历奇辅导、社区治理参与、校园欺凌预防、反家暴宣导、性侵害预防、抗逆力提升等种类多样、卓有成效的服务,并打造了一系列儿童领域的服务品牌。如鹏星社工开展了“小熊猫”——儿童零暴力成长救助计划,协助儿童远离暴力;阳光家庭社工开展了“护蕾行动”校园欺凌减除计划,守护学童的校园安全;集爱社工开展了“爱•会•保护自己”——关爱未成年人预防性侵安全教育工具包服务,助力家长与儿童提升性侵害预防的意识与能力;龙祥社工开展了“安全号列车”——城中村流动儿童服务,协助来深建设者家庭和流动儿童增强居家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等。深圳社工用专业服务守护儿童的健康成长,助力孩子们托起明天的希望。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以创建全国儿童关爱服务先行示范区为抓手,紧紧围绕民政部、省民政厅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部署要求,从深圳儿童福利发展需求出发,以推进儿童福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健全完善儿童福利领域各项制度,努力提升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保护机构综合服务能力,着力提高基层儿童工作队伍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引导鼓励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全面推动我市儿童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文由网站编辑摘自相关媒体,未经改动,不代表本站观点。)

附件下载:

内容纠错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