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媒体关注

努力推动深圳民政 实现七个“先行示范”

发布时间:2020-04-20 17:38信息来源:字体大小: 打印

  深圳商报       2020年04月20日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深圳打造与“双区”建设相适应的现代民政,将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坚持放眼全球对标一流,坚持社会协同多元参与,坚持制度保障科技支撑,以七个“先行示范”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民生幸福标杆”和“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深圳将努力在构建牢固紧密的基本民生保障体系,实现“弱有众扶”方面先行示范。

  推动适度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探索将符合条件、持有居住证的常住人口逐步纳入低保范围;建立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为基础,支出型贫困家庭生活救助、受灾人员救助和临时救助为补充,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相协调配套,社会力量充分参与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推动单一的现金救助和物质救助,转向物质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和社会融入相结合的综合救助,实现从生存型向预防、生存、发展全过程干预模式转变;推动救助、就业、保险、慈善四元联动,打造弱有众扶的深圳标杆。

  ——在努力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有颐养”方面先行示范。

  加快构建“1336”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全市智慧化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凝聚政府、社会、家庭3方合力,做实政府保障基本、居家社区联动、机构专业照护3种服务,形成涵盖市、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6个层级的养老服务网络,构筑精准化、精细化、智能化、集约化都市养老模式,打造老有颐养的深圳模式。

  ——在努力构建现代慈善体系,打造慈善创新发展高地方面先行示范。

  积极探索“互联网+慈善”、慈善共同基金、慈善信托、公益创投、社会影响力投资等现代慈善运行模式和创新拓展慈善投资助力科技创新、教育、医疗等功能作用,完善政府、社会和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慈善事业推进机制,加快构建依法治理、制度完善、作用显著、管理规范、健康有序、具有深圳特色的现代公益慈善体系,打造慈善创新发展的深圳高地。

  ——在努力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有效发挥社会组织积极作用方面先行示范。

  以加强党对社会组织全面领导为引领,以提升社会组织发展质量为着力点,坚持改革创新、放管并重,加快构建社会组织管理新制度。

  ——在努力继续当好现代社会工作先行探索者,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作体系方面先行示范。

  以提升社工服务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为重点,深化服务模式、运行机制、人才培养使用、行业监督管理等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深圳特色的现代社会工作制度和专业社工人才队伍,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作的深圳样本。

  ——在努力构建符合深圳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基层社区治理体系,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方面先行示范。

  聚焦深圳超大城市社区治理领域的前沿问题、瓶颈问题,整合基层社区工作和资源,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体系,拓宽居民参与基层自治渠道,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构建社区党委为领导核心、多元主体有序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为全国超大城市基层社区治理提供深圳经验。

  ——在努力增强民政服务能力,打造便捷可及、优质均衡的基本社会服务方面先行示范。

  引导和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基本社会服务供给,加快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全面的民政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以及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支撑的“智慧民政”信息化平台。

  (本文由网站编辑摘自相关媒体,未经改动,不代表本站观点。)

附件下载:

内容纠错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